父母做錯了什麼?耍賴又暴走!孩子吃定你?

嬰幼兒到底要不要每天喝水?這是許多家長心中會有的疑問。其實,未滿6個月的小嬰兒不需特別補充水分,以免累積體內,造成水中毒。而嬰兒發生水中毒會有哪些症狀?家長該如何警覺?小寶寶水分是否足夠,又該如何判斷呢?

未滿6個月,不需額外補充水分

這個時期主要以母奶或配方奶為主,其中所含的水分已足夠寶寶所需,然而這並非代表寶寶不喝水,少量的水分補充是可以被允許的,尤其在寶寶餵完奶後,用一點開水來清潔口腔是沒有關係的。

開始吃副食品,每天該喝多少水?

當寶寶開始接觸副食品後,可以準備讓寶寶喝水。一般而言,寶寶每天所需要的水分為每公斤體重約需100~150 C.C.,但這不代表要讓寶寶每天喝這麼多水,因為母奶或配方奶以及其他副食品也都含有水份。

剛開始吃副食品時,由於攝取量不多,而且大多會以水分較多的副食品為主,所以不一定需要立即補充水分,然而如果寶寶出現明顯厭奶的情形,或副食品的水分較少時,則應該要增加喝水量。

此外,也要將寶寶所處的環境納入考量,例如寶寶活動量大、或夏天環境悶熱而常常流汗、或比較愛哭、或因發燒生病造成水分流失增加,這些狀況就需要多補充水分。

觀察寶寶尿量、尿液顏色,判斷是否補水

隨著寶寶逐漸長大,奶量漸漸減少,或喜好較固體的副食品,或是天氣較悶熱、活動量大常流汗,或是其他原因導致水分流失,就應該適當地補充水分。

不過由於影響水分攝取與流失的原因很多,每個寶寶每天喝的奶量不同,並不建議家長固定限制寶寶每天的喝水量,可以透過觀察寶寶的解尿次數與尿量,作為補充水分的參考。

假如寶寶一天排尿超過6次,且尿量充足、換掉的尿布重量很重,同時體重增加也正常,代表寶寶不需要特別補充水分;但是如果寶寶一天的排尿不到4次、尿量很少、尿過的尿布很輕,或尿液呈深黃色,則可能意味著寶寶需要再另外補充水分了。

發燒、腸胃炎,適當補充水分防脫水

如果寶寶因為感冒發燒,擔心脫水想多補充水分,這時候要看寶寶發燒的狀況:如果燒得厲害、奶量也減少,為了避免脫水,建議補充水分;腸胃炎的寶寶也一樣,會建議家長將牛奶泡稀。

寶寶活動力減退,就可能有脫水現象,這時候可試著補充水分,並持續觀察尿量與活動狀況。但若寶寶的水分無法順利補足、或活動力持續變差時,就應立即就醫治療。等到健康狀況恢復時,就不需大量補水。

寶寶發生水中毒,會有哪些症狀?

兒童的腎臟功能要到1~2歲後,才能達到接近正常的標準;新生兒以及1歲以內的嬰兒,由於腎臟發育尚未成熟,一旦喝太多水,腎臟無法盡快排出體內過多的水分,有可能導致水分在體內大量累積,而引發體內鈉離子濃度過低,出現低血鈉症,產生神經學症狀,稱之為「水中毒」。

寶寶一旦發生水中毒,早期的症狀包括:嗜睡、活動力差、煩躁不安,或無力、厭食或出現嘔吐,嚴重會發生痙攣、甚至昏迷或死亡。假如家長平時有大量幫寶寶補充水分,只要出現上述症狀,應立即就醫,進行抽血確診。

就醫後的處理方式

醫師會限制寶寶的水分攝取,並給予生理食鹽水灌注,如果狀況輕微可立即得到改善;假如血液鈉離子濃度嚴重偏低、或寶寶已發生痙攣、意識不清等嚴重症狀,則會給予高張濃度的食鹽水,以快速矯正電解質的不平衡,改善症狀。

如果血鈉濃度太低,腦部症狀持續太久而造成缺氧,有可能導致無法回覆的腦部損傷,而留下後遺症。

誤信習俗餵食紅嬰水,恐增加水中毒風險

台灣嬰兒發生水中毒的比例遠較歐美國家高出許多,特別是早期台灣有給嬰幼兒餵食「紅嬰水」的習俗,原因是為了去除所謂的胎毒或胎水。不過由於是強迫喝水,再加上寶寶不會表達,因此水分往往過量而導致水中毒。其實對於剛出生的寶寶,並沒有所謂的胎毒現象,更無須喝所謂退胎火的「紅嬰水」。

現在因資訊普遍,年輕家長多能掌握正確醫學知識,所以水中毒的比例愈來愈少,臨床發現會餵食「紅嬰水」多來自阿公、阿嬤的要求,必要時會建議寶寶打預防針時,請長輩到門診,由醫師給予正確的衛教,解決父母的困擾。

宜兒樂‧育子園,媽媽寶寶的樂園!

◎文章出處/嬰兒與母親 4月號 NO.474
◎採訪撰文/林嬪嬙
◎諮詢/嘉義基督教醫院兒童腎臟科主任 周信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