父母做錯了什麼?耍賴又暴走!孩子吃定你?

當寶寶每天例行的「喝ㄋㄟㄋㄟ」不如預期順利進行時,爸媽常感到焦慮。其實,除了生病的因素之外,寶寶厭奶十分正常而且常見。正常的情況下,寶寶到了適當的時間點,就會自然地減少對ㄋㄟㄋㄟ的需求量,目的是騰出空間容納其他重要的營養物質,來幫助生長發育。

寶寶厭奶的特徵

餵食時,寶寶一聞到奶味就皺眉,甚至會把頭撇開,或是就算把乳房塞進寶寶嘴裡,寶寶也是很快就用舌頭頂出來,表現這食物很難吃的樣子,這就是寶寶厭奶的表現。大部分發生在出生後三到六個月大時,但也有寶寶在兩個月大時就出現厭奶的現象。發生的頻率因寶寶而異,有些寶寶發生厭奶現象後,一至二週就恢復正常,也有些寶寶厭奶長達數月,甚至每個月反反覆覆都會有一段時間處於厭奶狀態。

區分「生理性」或「病理性」厭奶

寶寶發生厭奶後,首先要區分是「病理性厭奶」還是「生理性厭奶」。病理性厭奶是因為疾病問題造成寶寶食慾變差及吃得少,需要盡快就醫,不可輕忽。

病理性厭奶有以下幾個觀察重點:

  1. 疾病的徵兆:由於厭奶可能是一個疾病的眾多症狀之一,所以如果厭奶伴隨氣色不好、活動力下降、煩躁不安、昏昏欲睡、呼吸急促、發燒、呼吸道症狀(鼻塞、鼻涕)或腸胃道症狀(嘔吐、腹脹、腹瀉)等,就需立即帶寶寶給醫師做進一步檢查。
  2. 奶垢別輕忽:寶寶舌頭上或口腔上出現白點、刮白點時容易出血,則可能是鵝口瘡,雖然這不是很嚴重的疾病,但是會造成口腔疼痛,容易使寶寶食量突然明顯變少,需請醫師治療並注意口腔衛生。
  3. 越小越警覺:三個月以前的寶寶發生明顯厭奶要更加警覺,因為這通常暗示寶寶身體有問題,可能有代謝上的疾病,而且越小寶寶的營養來源幾乎來自母奶或配方奶,一旦食量減少,很容易造成脫水,進一步引發立即的危險。
  4. 放太久出問題:如果寶寶沒有前三項所描述的表現,精神活動力都很好,只是喝奶不再一鼓作氣,吸吸停停,奶量減少,但在半夢半醒間餵食又滿順利的,這就算是「生理性厭奶」。但是,如果厭奶期超過一個月以上,雖然精神不錯,奶量少於每天每公斤體重c.,或生長曲線的體重百分比往下掉兩個區間以上、甚至低於第三百分位,就表示已經不再是簡單的生理性厭奶,需要帶寶寶給醫師做進一步評估。

寶寶每餐喝多喝少常不一定,所以重點是整天的奶量是否足夠。而奶量的多寡,是由寶寶該時期生長發育所需的能量決定。一到四個月大的寶寶處於成長快速階段,對於營養及能量的需求量有別於大人,約是成人的二到三倍以上,大人每天每公斤體重約只需35-45大卡,而四個月以前的嬰兒,則每天每公斤體重需100大卡;四個月至一周歲則每天每公斤體重約需80-100大卡。而每100c.c.的母乳或配方奶約67大卡的熱量,也就是每30c.c.約20大卡熱量。假設二個月大的寶寶體重5公斤,則每天需要500大卡(意即100大卡乘以5公斤)的熱量應付生長發育所需,則一天需要攝取750c.c.(500乘以3/2)的奶量才足夠。

造成生理性厭奶的原因有哪些?
  1. 三個月大以後,寶寶的味覺敏感慢慢增加,對於口中食物的味道開始有反應,對於味道一成不變的奶水會逐漸乏味,而對其他食物開始感興趣。
  2. 隨著寶寶聽力、視力及脖子肌肉張力越來越好,對外界的好奇心也越來越多,喝奶時周遭鮮明的色彩或高頻的樂音都容易吸引他,分散喝奶的專注力,自然就不會想喝ㄋㄟㄋㄟ了!
  3. 六個月大時,有些寶寶開始長牙,這時期牙齦會痛、會癢,寶寶可能因此食慾降低、食量減少。
  4. 已經接觸過副食品的寶寶,可能因為嚐過「更有味道」的食物,而對單調的ㄋㄟㄋㄟ不感興趣。
處理厭奶的方法

如果已經排除「病理性厭奶」,就請爸媽先放寬心情!寶寶雖然還無法表達,但他們還是有感受的個體,爸媽的情緒和壓力會直接感染寶寶,而且這時期寶寶的喝奶經驗會影響日後寶寶的飲食態度。如果我們用焦慮急躁的情緒餵奶,他們又怎麼會喜歡喝奶呢?所以只要寶寶精神活力好,生長曲線沒問題,請爸媽們以輕鬆自然的態度面對寶寶厭奶期,不要為了「喝奶」跟寶寶展開威脅利誘的對抗賽,這樣反而會讓寶寶對「吃」產生恐懼,搞不清楚「吃」的真正意義,可能影響日後的餵食。

善用以下小技巧,輕鬆度過寶寶厭奶期:

  1. 依舊按表操課:寶寶奶量減少,爸媽常擔心營養不夠而遷就寶寶,讓寶寶想吃時就給寶寶吃,結果往往打亂了原本的作息規律,讓寶寶的奶量也不見增加,爸媽更累。親餵母奶的媽媽更辛苦,餵奶次數增加,睡眠時間減少,疲倦焦慮跟著來,媽媽容易奶量下滑,甚至出現斷奶危機。所以建議還是依循寶寶原本的作息時間,時間到了就餵,例如原本20分鐘內可以喝完奶,就請依原本時間餵食。超過時間未完成,就下一餐再喝。
  2. 變化餵食器具:新鮮感可以分散寶寶對ㄋㄟㄋㄟ的乏味感。如果原本以奶瓶喝奶,可以換不同形狀或顏色的奶瓶,或改用學習杯喝奶,讓寶寶自己拿,增加參與度,有機會增進食量。
  3. 選對奶嘴孔徑大小:寶寶長大,奶嘴孔徑也要跟著調整。小孔徑可以避免奶流速太快讓寶寶嗆到,但相對而言,奶水就流得不順暢,大一點的寶寶容易越喝越沒耐心,喝奶量就減少。建議爸媽要隨寶寶年齡調整孔徑大小,並且檢查奶洞能否讓奶水順利流出,奶瓶蓋是否轉太緊影響空氣對流,讓奶流出不順暢。
  4. 不隨意更換奶粉:有時候爸媽會因為寶寶厭奶想更換奶粉,但寶寶可能會因為口味突然變不一樣而拒絕喝奶,建議爸媽不要隨意更換奶粉,若真的有需要更換,也要採取新舊奶粉混合,比例漸進式調整的方式進行。
  5. 消耗能量增加飢餓感受:這時期的寶寶通常已經有白天夜晚的交替節律感,白天可藉由遊戲或按摩的方式消耗寶寶體力,增加飢餓感以改善進食狀況。
  6. 減少用餐環境聲光刺激:此階段的寶寶因為視覺、聽力和肌力的發展,對外界的好奇心增加,用餐環境的聲響及亮光都容易吸引他,降低喝奶的專注力,喝奶相對就不有趣,自然就不想喝奶了!所以餵奶的空間應盡量燈光柔和,環境安靜。
宜兒樂‧育子園,媽媽寶寶的樂園!

◎文章出處/嬰兒與母親 2月號 NO.472

◎責任編輯/湯佳珮

◎諮詢與文章/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兒科主任 顏宏融

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兒科醫師 林怡君